首页 > 最新动态 > 【“新政圆桌派”系列专访活动④】张振兴:个人养老金——潜能“活水”犹待浚,优策“细琢”望兴澜
最新动态
【“新政圆桌派”系列专访活动④】张振兴:个人养老金——潜能“活水”犹待浚,优策“细琢”望兴澜
2025-01-0915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

(微信号:CASW-CASW)

为您推送国内外养老服务政策资


个人养老金:潜能“活水”犹待浚,优策“细琢”望兴澜
国投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战略发展部战略总监 张振兴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标志着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步入关键加速阶段。个人养老金有望为养老行业带来源头活水,串联推动金融、养老各板块观念革新,驱动行业在保障、服务、产业协同等维度全方位进阶,吹响养老行业深度转型 “冲锋号”。
一、养老行业供需阶段性失衡,行业竞争加剧出现内卷
养老行业近年呈现出复杂且矛盾交织的局面。从需求端来看,老龄化进程加速,老年人口数量持续攀升,老年人及其家庭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多元。一方面,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和护理需求极为迫切,慢性病管理、康复护理等专业服务成为刚需;另一方面,随着代际演变,老人的核心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升级,精神文化、社交娱乐、自我价值实现等需求逐步升温。从供给侧来看,在政策的鼓励下,许多社会资本涌入养老行业,但现阶段老年人支付能力整体不强,行业的产品供给、服务标准、质量管控等也参差不齐,供需失衡之下,行业整体入住率并不高,开始出现内卷加剧竞争,机构迫于成本压力控制服务成本,进而导致服务质量降低,出现了矛盾复杂的局面,影响了行业的良性发展。这种循环一旦形成就很难打破,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推广有望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个人养老金制度补齐拼图,养老保障生态趋于完善
建立养老金多支柱体系是国际通行做法,通过制度性安排,政府、企业、个人三者协同发力,构建一个全面、多层次的养老保障网络。第一支柱主要为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险,作为基础保障层,提供最基本的养老经济支持,是养老保障体系的基石。第二支柱主要是通过企业或职业年金计划,作为补充保障层,进一步提升退休后的收入水平,满足退休人员更高层次的生活需求。第三支柱主要为个人养老金,强调个人自主性和个性化,鼓励个人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和养老期望,积极参与养老规划,为自己的退休生活储备更多资金。
过往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打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补充的保障体系,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城市(地区)先行实施。但总体来看,企业、职业年金覆盖人群仍较为有限,养老保障体系整体仍存在覆盖缺口与保障力度梯度问题,当下大部分老年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仍是基本养老金。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显示,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3162元。由于老年人还需要考虑医疗费用等其他支出,能够用于养老服务的费用就更加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养老服务方面的消费能力。个人养老金制度则是第三支柱的关键拼图,为个体自主规划养老财富提供路径选择。新制度能覆盖更广泛人群,劳动者能依据自身经济状况,从工资中定期定额储蓄至个人养老金账户,低收入者小额持续投入积少成多,中高收入者借助税收优惠放大养老资产规模,通过投资多元化的养老金融产品,引导个人进行长期投资,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老人退休后多一份 “专属小金库”,也为老年生活提供更多的经济保障,完善了养老保障生态。
三、激发养老规划和产品创新观念,养老与金融双向奔赴
对于养老行业来说,个人养老金制度给养老服务业注入了 “源头活水”。一方面,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将是一场 “观念革命”,促使多数人主动参与养老规划全程,打破主要依赖国家基本养老金的理念,养老规划从模糊后置变为清晰前置。无论是职场新人还是临近退休者都可纳入规划,有助于形成珍视养老储备、科学规划晚年生活的社会风尚,为养老行业可持续发展筑牢基础。另一方面,资金储备增加将提振老年人消费预期和支付能力,提高对养老服务品质要求,养老机构可向更加专业和有价值的医养结合转型,并拓展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多元增值服务,打破养老行业现有的复杂矛盾局面。除养老服务业外,上下游产业,如老年用品制造、适老化改造等,也因消费升级迎来订单增长,产业供应链在资金拉动下更趋紧密协同,以高质量供给回应老人高品质养老诉求。
对于金融行业来说,个人养老金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特点,其持续流入将为资本市场提供大量稳定的长期资金,通过资本市场将储蓄转为投资,进而推动降低整体社会储蓄率。个人养老金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将成为金融机构业务创新 “催化剂”,推动金融机构研发适配产品,设计契合退休周期的理财规划产品,并进行动态资产配置平衡风险收益,保险公司也可精算优化年金险、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探索融入护理保障等。养老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也将提高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个人养老金制度中来,促进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金融行业与养老行业的双向奔赴,正是“养老金融”文章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健康中国战略下的生动写照。
四、补全个人养老金政策拼图,填补短板促进长效腾飞
个人养老金政策承载着为民众养老生活提供坚实财务保障推动养老产业蓬勃发展的厚望。然而,当前其尚处于起步阶段,诸多关键层面仍需精雕细琢、政策拼图仍需要补全,这样方能实现政策预期目标,使个人养老金真正成为稳固的第三支柱。
36个城市试点经验显示,个人养老金市场开户热情虽然较高但实际缴费参与热度未达理想状态,背后成因错综复杂,根据现有政策,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适用群体有限(目前个人养老金节税效应主要对收入较高的人比较明显,收入越高的人,能够享受节税额度越高,反之,收入越低的人,省税效果越少,如果还没有达到缴纳个税的门槛,则没有抵税效果),民众对规则、税收优惠细则以及支取条件等政策也理解不全面,较长的锁定期对于年轻人吸引力不足。同时,现有的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种类较为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大部分集中于稳健型基金、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虽相对平稳,但难以契合不同风险偏好、年龄层次、财务状况人群的多元需求。再次,个人养老金目前仅能产生投资收益,权益保障及配套服务尚未能构建产业联动,参保人缺乏对未来能享受何种品质养老服务、医疗资源对接程度、护理关怀标准的清晰图景。
为更好的发挥个人养老金政策效应,建议进一步优化个人养老金制度设计,如:进一步增加提取灵活性(如允许提前支取但需要补缴优惠税额等)、根据缴费水平进一步核定取消或降低提取环节征收税率;丰富投资产品,引入金融科技,打造智能投顾平台,一键生成个性化投资组合等;鼓励金融产品与养老产业联合推进产品设计创新,将个人养老金缴纳的权益和服务保障纳入产品设计,根据个人养老金管理规模及与流向,创新性拓展适老化设施、专业化照护项目、医养结合服务,与养老机构入住权益、服务和优质养老体验挂钩等。
通过以上举措可大大提高个人养老金的产品吸引力,吸引更多的群体参与进来,使个人养老金真正成为第三支柱,成为驱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和核心引擎,为中国式养老托底赋能,润泽银发未来。


(来源: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
福泽社会,利益民生
期待您的关注与分享
小编提示:如想了解我们更多信息,点击以下链接>_<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官方网站二维码:
办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48号中彩大厦11层
电   话:010-56176809
邮   编:100054
官方网址:www.caswss.org.cn
微信公众号:CASW-CASW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