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中国】首届中国养老院院长大会嘉宾分享——"物业+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实践经验
2024-12-1688
为您推送国内外养老服务政策资讯
来 源:华保盛服务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广西华颐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鲍翊海

在2020年多个部门联合推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的政策背景下,华保盛服务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华颐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控股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通过整合物业服务资源,向居民生活服务延伸,提供医疗、饮食、居住等多方面的便捷服务。经过三年的探索,逐步建立起华保盛特色的“物业+养老”人才队伍建设模式。人才"引进来"
一是改变盈利模式,吸引其他行业人才。养老机构的收入主要依靠经营性收入、医疗服务和政府补贴,导致多数机构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为此,需要从根本上转变盈利模式,以促进服务环境改善,吸引其他行业人才。如实行多元化经营,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连锁经营,建立连锁体系,以实现规模效应;资源整合,与医疗、金融等行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二是拓宽人才招聘渠道。除了传统的校园和社会招聘外,还应考虑技能可迁移性,实行跨行业引才,许多行业的技能可迁移至养老服务中,如旅游客户服务、销售等,通过培训能够快速适应岗位,引导相关人才转型。三是物业+养老模式,整合物业人员充实养老队伍。依托华保盛职业培训学校,对现有物业人员进行培训整合,提升服务质量。首先是对物业人员进行筛选,确保扩充的物业人员具备基本的服务意识;其次是制订个性化技能提升计划,针对不同岗位需求开展护理、沟通等培训,鼓励参加资格认证考试;三是明确岗位职责,促进物业人员与养老团队的沟通与协作,通过轮岗和团队活动增进了解,确保无缝衔接。人才"培养好"
制定综合人才培养方案,提升集团物业人员在养老服务领域的专业能力,确保为老年人提供优质全面的养老服务。一是基础理论培训。设立养老理论课程,使物业人员掌握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护理知识,并明确其在养老服务中的角色。二是专业技能培训。 根据岗位需求,开展护理技能、康复训练和日常照料等专业培训,引入国内外先进理念和技术,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四是持续教育与考核。建立长效机制,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实施严格考核,确保物业人员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人才"用到位"
一是岗位匹配。结合员工意愿、特长,以及公司需求,根据员工的专业背景和技能,将其分配到适合的岗位上,达到员工与企业的“双赢”。二是定期考核与反馈。 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定期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并给予及时反馈。这有助于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三是持续培训与发展。提供定期的在职培训,更新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他们能够跟上行业的发展趋势。四是团队协作。鼓励跨部门合作,促进养老护理人员与物业服务人员的沟通与协作,提高整体服务质量。五是客户需求导向。定期收集和分析老年居民及其家属的反馈,根据他们的需求调整服务内容,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满意度,增强服务人员与老年人的黏性。人才"留下来"
除了引进人才、培训人才、使用人才外,最重要的是把人才留下来,如果企业留不住人才,就只能为别的企业培养人才。如何留住人才呢?首先,提升员工的获得感与认同感。华保盛通过举办技能大赛,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社会认可度。同时,加大对取得技能等级证书人才的政策扶持,鼓励员工提升技能水平。其次,确保养老人才的薪资与市场接轨,并根据表现及时调整;提供全面福利,如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安全感。再次,构建职业发展路径,为养老人才制定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明确晋升路径与成长机会,让他们看到在公司的发展前景;同时,持续投资于员工培训,提供在线课程、外部培训,帮助员工不断提升自我。第四,情感联结与归属感,关注员工的个人生活与职业发展,及时给予关怀与帮助,对员工的努力进行认可与赞扬;定期组织团建活动,增强员工之间的凝聚力;提供全面福利,如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安全感。第五,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强化激励机制与绩效考核,建立多样化激励机制,如绩效奖金与晋升机会,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实施公平、透明的考核制度,根据工作表现与客户满意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确保员工的付出得到应有回报。总之,要破解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难题、提升养老服务质量,需要实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创新服务模式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可以推动养老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人才。
小编提示:如想了解我们更多信息,点击以下链接>_<办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48号中彩大厦11层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