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推送国内外养老服务政策资讯
作 者:邓大洪
她,是革命烈士的后代;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夕阳红》的节目主持人;她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邓颖超的扮演者。
血脉中流淌的革命斗志和家庭中传承的红色基因,使她自从记事开始,就受到了听党话、跟党走的家风熏陶。父母的言传身教,使她将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植入骨髓。作为女儿,她对父母尽心尽力、无微不至地照顾、陪伴;作为央视唯一的特型演员,她在数十部影视剧中,塑造了深入人心的邓颖超形象,生动再现了“邓大姐”的峥嵘岁月;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夕阳红》栏目的主持人,她身体力行,用20余载时光与老人相伴。
她是播音主持界的楷模,也是中国女性的典范。她曾荣获金鹰奖最佳节目主持人奖、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中国演艺界十大孝子”“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以及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颁发的“全国最美家庭奖”、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授予的“敬老爱老形象大使”等荣誉称号。她参演的影视作品曾多次荣获“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等。
她就是夕阳的女儿黄薇。今天,让我们走近黄薇,倾听她以爱之名、与爱相伴的温暖故事,感受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人格魅力。
基因烙印相承一脉
家风徐徐历久弥新
1929年,革命浪潮风起云涌,革命斗争血雨腥风。这一年,一个名叫黄世福的地下党员不幸被捕。在狱中,他受尽酷刑,宁死不屈,最终惨遭杀害。这位革命烈士就是黄薇的爷爷。虽然当年黄薇的父亲尚在幼年,对身为共产党员父亲的记忆十分有限,但是,在血与火洗礼中的革命精神、在斗争与探寻中的革命斗志和红色基因,却永远地传承了下来。1964年,黄薇出生在北京的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它也是一个流淌着红色革命血脉的家庭。
在黄薇的心目中,父亲是一位风度翩翩、博学多识的外交家,母亲则是温文尔雅、为人师表的人民教师。黄薇的父亲是中国传统的严父性格,对于黄薇的成长夸赞的少,鞭策的多。即便黄薇学习优秀、成绩出众,父亲也是喜怒不形于色。但是,黄薇清楚地记得,当自己在大学期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那一天,父亲竟然像个孩子一样,高兴地跳了起来。从不喝酒的父亲,说要买一瓶酒来庆贺。难得看到父亲骄傲的样子,黄薇在欣喜的同时,也深知自己未来的路应该怎么走。
在黄薇的成长路上,父亲对祖母的爱,静水流深,身教言传,是孝老家风传承的典范。由于祖父的牺牲,抚育子女的重担落在了祖母的身上。祖母的含辛茹苦,数倍艰辛,可想而知。晚年的祖母被父亲接来北京小住,祖母想去颐和园看看,父亲体谅祖母小脚行动不便,就背着祖母游览观光。那时的父亲也不年轻了,但他为了满足老人家的心愿,为了让母亲不受累,他一背就是好几个小时。这件事让黄薇深受触动,“作为女儿,将来我也要像爸爸那样,在父母年迈需要我的时候,付出我的所有。”
1987年,23岁的黄薇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入职中央电视台,先后主持少儿节目、生活服务类节目和法治节目。1996年,我国第一代节目主持人沈力老师退休时,亲手将《夕阳红》主持人的接力棒交给了黄薇。当年三十岁出头的黄薇,年纪轻轻就要接一档老年节目,这让当时的黄薇有点忐忑。她担心自己资历浅、阅历少,不懂老人们的需求,在镜头前把握不好。刚刚退休不久的父母对黄薇说:“你就把镜头当成我们,你怎么对待我们,就怎么对待你的观众,效果一定很好!”
如果说家风是一个家庭的血脉,那么基因就是家庭的骨髓。红色的家风需要延续,从善的基因需要传承。正是在这样的感召下,黄薇孜孜以求,不断探索。老年人需要什么?老年人的精神追求是什么?老年人与年轻人的关系如何融洽和谐?渐渐地黄薇感到,只有深入浅出,把主持的内容知识融会贯通才行。针对老年人易患慢病和出现情绪障碍等问题,她开始学习健康养生、老年心理学等知识。黄薇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开始了《夕阳红》栏目的主持生涯。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多少情爱,化作一片夕阳红。亲爱的老年朋友,大家好!我是主持人黄薇……”身为为老服务《夕阳红》节目的主持人,黄薇始终想老人之所想,急老人之所急。每一个串联、每一次主持都力求做到完美。黄薇以真打动人,以爱关怀人。她的主持风格温婉,节目内容实用。她用温暖的声音传递着爱,把荧幕外的老人当成父母一样对待。她走进了无数老人的心中,节目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夕阳红》的子栏目《家有妙招》中,黄薇亦庄亦谐、轻松幽默的主持风格,受到广大老人的喜爱和推崇。在《薇薇厨房》子栏目中,黄薇系上围裙,走进厨房,手把手教大家做菜煮饭,这样的模式在当时开创了电视圈为老服务的先河。除此之外,《黄薇教你变魔术》子栏目,她以独具特色的悬念设置主持方式,更是在年轻观众中圈粉无数。随着节目的家喻户晓,《家有妙招》系列丛书先后出版了六册,还有黄薇编著的《黄薇教你变魔术》一书,在全国16个城市火爆签售,大大拓展了除电视端以外的观众普及路径。
黄薇至今还记得她到重庆一家书店签名售书时的情形。车还没开到书店,来自四面八方的读者朋友,已经将道路两旁站得满满当当,甚至十字路口都变得人满为患,书店门口更是围得水泄不通。老人们的爱与执着,深深地感动着黄薇。那时没有智能手机,照相只能用相机。平时买点什么都要“货比三家”的老年人,为了能与心中的偶像黄薇合个影,有几位老人竟然专门跑到楼上,花一千多元钱买来傻瓜相机,只为留下这次相遇。有不少年轻人一买就是一二十本,后来才知道,他们是替不能来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邻居、朋友们买的。见此情景黄薇告诫自己:“我会加倍努力做好为老服务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老人们对你的喜爱,才能不辜负央视给你老年节目主持人的这个位子。”
赓续家国红色血脉
传颂伟人丰功伟业
1998年,北京电影制片厂筹拍为新中国成立50周年献礼片——《李知凡太太》。“李知凡”是当年周恩来总理曾经用过的化名,李知凡太太就是邓颖超。这是黄薇第一次当演员,第一次拍电影,第一次演伟人。当得知自己要扮演中国革命史上彪炳千秋的伟大女性邓颖超时,黄薇除了激动之外,更多的感受是巨大压力。饰演邓颖超形似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诠释一代伟人的革命精神。
2000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长征》开拍。为了更加真实地再现当年红军走过的雪山草地,摄制组来到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在当年红军走过的草地实景拍摄。有一场邓颖超掉进冰冷的沼泽地遇险,蔡畅奋力把她从泥潭中救出来的戏。“一直生活在城市,工作又是央视聚光灯下的主持人黄薇,她能忍受寒冷,跳进刺骨的冰水完成拍摄吗?”当时导演非常担心。就在导演考虑要不要找替身,要不要换人的时候,黄薇已纵身一跃,跳进了齐胸深的泥潭里。为了营造气氛,开拍时,周边的三辆消防车让现场“下”起了瓢泼大雨。在泥泞里试戏的黄薇,刚一抬脚,一只鞋被泥浆吸走了,还没挪几步,另一鞋也不见了。只身一人在水里挣扎的黄薇开始害怕了,她怕自己真的会像当年的红军战士那样被沼泽吞噬。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人已冻得瑟瑟发抖,身体几乎失去控制,“不行,小超,你还得再下去一次。”“邓妈妈能走出草地,我一定能坚持完成!”“准备,开始!”第五遍拍摄,随着导演的一声“过”,在寒冷刺骨的泥潭里挣扎了半个多小时的黄薇几近虚脱,终于圆满完成了这场戏的拍摄。很快,剧组的工作人员把黄薇送上了早已铺好棉被、开着暖风的服装车,大家急忙帮她换上了被暖风吹过的棉袄棉裤。此时的黄薇再也抑制不住眼中的泪水:“当年的红军战士历经枪林弹雨,走过雪山草地。冰天雪地里的他们身上湿透了,哪有棉衣棉裤更换呀!我们今天的所有美好,都是革命先辈用青春和生命换来的。只有自己经历了,才能谈得上走近邓颖超。也只有感同身受了,才能领悟革命前辈们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
除了《长征》外,黄薇还在《外交风云》《海棠依旧》《永远的战友》《建国大业》《周恩来在重庆》等几十部影视剧中扮演邓颖超,她既要演出邓颖超精神,更要学习邓颖超精神,将一代伟人的革命精神赓续、传承下去。随着荧幕上生动再现邓颖超的峥嵘岁月,她的角色愈发深入人心,很多观众真的把她当成了“邓大姐”,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我之所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不会被难倒、击垮,都是因为有一双无形的手一直在引领、支撑着我。这双手,是我饰演的邓颖超精神,是从小到大父母对我‘身教重于言传’的教诲,更是像我爷爷一样的无数先烈‘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革命精神。我是幸运的,能有机会在央视这个大舞台,用自己的爱心和知识持续为老服务;能有机会饰演邓颖超,传承红色基因,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黄薇说。
20多年的老年节目主持经历,给黄薇最深的感受就是每位老人都是一本厚厚的书,他们历经千帆,笑看云卷云舒。如何反映时下中国近3亿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表达他们新时代的夕阳诉求,一直是黄薇孜孜追求、不断探索的课题。
2019年,黄薇开始策划、组织、创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点项目《乐龄唱响·全国老年合唱大赛》。作为这个项目的独立制作人、总导演,黄薇感慨:“中央电视台曾经成功举办过15届全国青年歌手大赛,大赛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不仅是因为它发现新人新作、演唱水平高超,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全国有2.97亿老人,总台有青歌赛,也可以有“老歌赛”呀!向全国观众展示当代中国老年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松鹤延年的人生态度。让老人们唱起来,快乐起来!”让乐龄无限美好,用歌声唱响芳华。2020年夏天,一档为老年人打造的专属舞台——《乐龄唱响·全国老年合唱大赛》暖心播出。这是一档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体现党和国家对老年群体的关爱、助力我国老龄事业和养老体系建设稳步向前的国内首档老年领域的音乐暖综艺季播节目。
为老年人打造《乐龄唱响》这个专属舞台,对黄薇来说,面临着除主持人之外的多个“第一”:第一次做制作人,第一次承担央视重点项目,第一次承揽全国性大赛,第一次组建团队……黄薇和几十家制作部门沟通协调,和上千位老人采访互动,和大量的案头材料一一“过招”。参赛的选手有刚刚进入老年社会的60后,也有鲐背之年的“90后”,有来自内蒙古大草原能歌善舞的世代牧民,也有来自海南碧海蓝天的革命后代。平均年龄80多岁的清华紫霞合唱团,她们的“先生”气质温文尔雅,如春风拂面,让人倍感温暖。百人男声合唱团在舞台上尽情绽放,他们气势恢宏的演唱,令人惊叹不已。《乐龄唱响》邀请当年参与过第一枚原子弹研制和核试爆的8位老科学家,他们的一句“为了国家,一切都是应该的”感染了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