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推送国内外养老服务政策资讯
来 源:重庆市养老服务协会会长 郭小忠
雄奇山水,新韵重庆。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高山、峡谷、森林、温泉遍布,还有着源远流长的养生文化底蕴,为发展旅居康养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以及老年人对高品质养老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旅居康养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在重庆市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积极探索,搭建旅居康养服务体系
挖掘优质项目,丰富旅居康养资源库。重庆市养老服务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组织专业团队深入各区县,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旅游资源、基础设施,以及养老服务配套等进行全面调研评估。如奉节,凭借其“三峡凉都”的气候优势、“中华诗城”的文化底蕴,以及“中国橙都”的特色产业,成为协会重点打造的旅居康养目的地之一。目前,协会已挖掘并储备了涵盖避暑、避寒、文化体验、康复疗养等多种类型的优质旅居康养项目50余个,初步建立起重庆市旅居康养资源库,为老年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协会还精心打造了三个主题旅居康养精品线路:“都市山水·渝行悦美”重庆身心滋养之旅、“巴渝红途·渝见初心”重庆红色康养之旅及“非遗康养·渝来愈好”重庆疗愈康养之旅。
建立服务和评估标准,保障旅居康养质量。为规范旅居康养市场,协会牵头制定了重庆市旅居康养服务标准和评估体系。从住宿条件、餐饮服务、医疗保障、文化娱乐活动到安全管理等各个环节,明确了详细的量化指标。如在住宿方面,要求房间面积不小于12平方米,配备无障碍设施、紧急呼叫系统;餐饮需提供营养均衡、利于老年人消化的菜品,且每日菜品不重样。同时,定期组织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各旅居康养基地进行检查评估,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基地,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仍不达标的则取消其示范基地资格,以此确保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旅居康养服务。
培育示范基地,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开展旅居康养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协会联合光明网重庆频道共建“光明乐龄”栏目,宣传各类养老服务内容。目前,在重庆市老龄工作委员会、重庆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协会正在开展全市“旅居康养示范基地征集和旅居康养体验官的招募”活动,已培育出10家高品质的示范基地。这些示范基地在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特色打造等方面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美心养老院为例,作为全国首个“景区嵌入式”老人旅居社区,创新采用“乐园式+居家式”新模式,将养老与景区旅游深度融合,年入住率高达95%。示范基地积极分享成功经验,带动周边地区的旅居康养项目提升服务水平,促进了全市旅居康养产业整体质量的提升。
多方合作,推动旅居康养产业发展
政社协同,争取政策支持。协会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协作,为旅居康养产业争取政策扶持。在协会的推动下,重庆市民政局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旅居康养发展的政策文件,在全市建立康养小镇、在土地规划上予以优先保障等。同时,联合奉节县政府举办的“三峡凉都·诗橙康养”高质量发展论坛,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与,为奉节乃至全市的旅居康养产业发展出谋划策,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校企合作,培养专业人才。针对旅居康养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协会与市内多所高校和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例如,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智慧康养学院共同开设旅居康养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养老服务管理、老年护理、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方向,并通过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积累经验。此外,还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培训,邀请行业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内容涵盖养老政策法规、服务技能、安全管理等方面,已累计培训各类旅居康养专业人才500余人次,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企业联动,整合资源优势。协会鼓励会员单位之间开展合作,整合客源、场地、服务等资源。目前,已有部分会员单位打造了避暑和暖冬相结合的康养基地,比如:光大百龄帮康养集团在重庆、浙江、福建等多地打造了旅居康养示范项目,联动全国旅居客人入住。夏季将重庆的中老年人送往重庆区县、高海拔地区避暑,以及旅居到贵州、云南、广西等地避暑;冬季则将中老年人送到海南、广东、广西等地避寒,并在海南等地的康养基地形成重庆“候鸟”旅游的集散平台。同时,协会还联动了西部养老联盟成员,利用各地的气候资源、地域文化特色等,积极推动企业间实现客源对流,通过互荐客源、联合营销等方式,实现养老资源共享,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面临挑战与应对策略
面临的挑战。一是市场认知度有待提高,部分中老年人及家属对旅居康养这一新兴养老模式的认知还比较有限,存在顾虑,担心安全、服务质量等问题。二是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部分旅居康养项目缺乏特色,在服务内容、产品设计上较为相似,难以满足中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三是专业人才短缺问题依然突出,尽管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但与快速发展的旅居康养产业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缺口,尤其是具备综合服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应对策略。一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通过举办旅居康养体验活动、线上线下专题宣传、开展社区讲座等形式,向老年人及家属普及旅居康养知识,展示优质旅居康养项目案例,消除他们的顾虑,提高市场认知度。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发布旅居康养资讯、用户体验分享等内容,吸引更多潜在客户。二是鼓励创新,打造特色服务。引导旅居康养企业深入挖掘当地特色资源,结合中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和健康需求,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服务产品。例如,在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区,开展诗词创作、非遗手工制作等文化体验活动;在生态环境优美的地方,设置森林浴、温泉疗养等康养项目,避免服务同质化。三是持续加强人才培养。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拓宽人才培养渠道。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展订单式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同时,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旅居康养从业人员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这一行业中。
未来展望
未来,协会将继续秉持“为老服务”的宗旨,不断完善旅居康养服务体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进一步拓展旅居康养市场,加强与周边省份及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交流,吸引更多外地中老年人来渝旅居康养,同时也助力本地中老年人走出重庆,体验不同地域的康养生活。二是持续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服务和评估标准,加强对旅居康养基地的监管,确保老年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三是加强产业创新,探索“旅居康养+互联网”“旅居康养+乡村振兴”等新模式,丰富旅居康养产品供给,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总之,旅居康养产业前景广阔,协会将携手各方力量共同努力,为广大老年人打造更加优质、舒适、安全的旅居康养环境,让他们在旅途中享受健康、快乐、幸福的晚年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