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推送国内外养老服务政策资讯
在 2024 年全国第一届老年人能力评估比赛的备赛过程中,我与团队并非一路坦途,从理论体系的梳理到实操细节的打磨,再到心理状态的调节,各类困难接踵而至。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夯实专业能力,也为后续参赛积累了宝贵经验。
备赛初期,最大的难题是在实操训练阶段,“模拟场景与真实场景脱节”成为新的阻碍。团队成员在“与老年人沟通”“突发状况应对”等环节表现生硬——比如有学生在模拟认知评估时,因过度依赖表格流程,未注意到“老年人情绪低落、回答敷衍”的细节,导致评估结果偏差。为贴近真实场景,我们从两方面改进:一方面,联系本地养老机构,争取到“实景训练”机会,让团队成员直接面对不同身体状况、不同性格的老年人,在真实环境中练习“如何用温和的语气引导老年人配合”“如何通过观察肢体语言补充评估信息”;另一方面,设计“突发场景剧本”,如“评估中老年人突然头晕”“家属对评估结果提出质疑”等,让成员分组演练应对流程,再通过复盘总结“沟通话术”“应急处理步骤”,逐步打破“流程化”的僵硬感,让实操更具“人文温度”与“灵活性”。
此外,作为指导老师,我既要兼顾自身备赛“职工组竞赛”,又要指导学生打磨细节,常面临“时间不够用”的焦虑;部分学生则因担心“发挥失常”,训练时出现紧张、失误增多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制定了“弹性计划+心理疏导”方案,通过“正向激励”强化信心,比如记录每个人的进步(如“今天沟通时主动安抚了情绪紧张的老人”),让团队在相互肯定中保持积极心态。
回顾备赛历程,所有困难的解决都离不开“靶向定位问题、联动资源支持、持续复盘优化”的思路。这些经历不仅让我们在比赛中收获佳绩,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老年人能力评估的核心是“专业+温度”,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对这份核心能力的不断锤炼。
对于即将参加第二届比赛的同仁,也想分享一点心得:遇到困难时不必慌乱,先明确“问题本质”(是知识漏洞、实操不足还是心理问题),再针对性寻找解决路径——可以多参考往届案例、多向行业专家请教,更要在反复实践中总结适合自己的方法。相信只要沉下心破解每一个难题,就能在比赛中展现出更专业的自己,也为老年人能力评估事业积累更多实践经验。期待第二届比赛圆满举办,见证更多同仁在挑战中成长,共同推动养老评估服务的规范化与高质量发展。
获奖选手、优秀指导教师:
山东医药技师学院 李晓雷
诚挚邀约
诚挚邀约,共赴第一届全国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技能竞赛和第二届全国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职业技能竞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