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推送国内外养老服务政策资讯
作为老年痴呆疾病最常见的类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庞大,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峻挑战,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
为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5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2024—2030年)》,《健康乐龄人》开展《早防早治,守护认知-2025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系列专访》,以期推动提升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筛查、诊疗、康复、照护综合连续规范化防控的大众知晓度。
作为中国高品质健康养老服务的领先者和国际先进养老理念的引进者,椿萱茂在健康养老服务方面深耕多年,具有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
以下专访《非药物干预认可疗法,如何点燃千万阿尔茨海默病长者与家庭的希望?》,对话椿萱茂失智照护服务总监赵大鹏。
面对阿尔茨海默病长者,什么是非药物干预认可疗法?它们能发挥什么作用?
“认可疗法”(Validation)是由美国著名的失智照护专家内奥米·费尔(Naomi Feil)女士于1982年创立的。
该疗法主张在与高龄认知障碍长者接触时,转变我们作为照顾者的角色,认同他们当下对环境、事件的情感反应,以尊重、理解和包容的态度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与他们产生共情,共同应对他们所面对的情绪和情感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安抚长者的不良情绪,缓解例如BPSD(阿尔茨海默病的精神行为症状)等过激行为。其最终目的是达到单纯依靠药物治疗所难以获得的效果,有效缓解失智长者的异常情绪与行为。
请举例说明,目前在椿萱茂的养老机构中,常用的非药物干预手段有哪些?
2015年,椿萱茂成立失智照护品牌,引入国际先进失智照护方法——美国Meridian公司Moments In Time?时光瞬间,Validation认可疗法,精心打造成符合中国长辈生理、心理及文化特点的椿萱茂失智照护解决方案——Memory Journey忆路同行。
该方案基于蒙台梭利理念,旨在捕捉长辈生活中的特殊瞬间,促进他们与周围的人及环境进行积极互动,从而最大化地保留他们的生活能力,让每一天的生活都充满意义。
“忆路同行”五大指导方案,具体包含五个核心部分:
1. 疗愈性环境
2. 投入生活
3. 就餐体验
4. 身心健康管理
5. 家属与照护者支援
通过五大指导方案及认可疗法,我们鼓励长辈在积极的环境中自由、自主地选择生活方式,在失智照护专区延续他们的社会与家庭角色,从而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尊严。
在椿萱茂,使用认可疗法获得成功的案例有哪些?请举例说明成功案例为长者或家庭带来哪些改变?
我分享的典型案例来自椿萱茂(北京双桥)老年公寓——作为椿萱茂首家失智照护旗舰店,目前运营超过十年,入住率始终饱和,其中失智长辈占比80%以上。
案例的主人公是一位75岁的爷爷,患有血管性痴呆。入住前,由于认知混乱,他表现出强烈的不安情绪和定向障碍,例如会把儿子当作小偷,把女儿误认为姐姐,甚至对老伴有攻击倾向,这让家人心力交瘁且充满担忧。入住初期,他的被害妄想症状依然存在,会堵截护理员,夜间情绪失控、大喊大叫、整晚不睡。
我们团队经过系统分析后,从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干预:
1.健康管理
2.建立安全感
3.设计个性化的“投入生活”日常活动
4.邀请家属配合进行关系维护
分析发现,这位爷爷的核心问题是安全感的缺失,具体表现为害怕财务、证件丢失。
因此,我们不仅是保护他的财物,更是从营造周遭环境和提升照顾者信任度等层面,帮助他放松下来。同时,我们为他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他的认知、体力和社交能力,还在过程中有意识地给予他认可和鼓励,帮助他重拾人生价值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长辈的异常情绪和行为得到了显著缓解,他与家人之间紧张的关系也得以修复,重新获得了家庭的陪伴与关爱。
这个案例很好地体现了非药物干预如何为失智照护家庭带来积极的改变。
对于广大认知症长者的家庭,请给出一个具体的在家可执行的非药物干预小贴士。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注,已经从单一的患者本人,扩展到了整个照护家庭。
对于居家照护的家庭,提供普适性的建议需要谨慎,因为每个家庭和长者的情况都不同。但从宏观层面,我可以提供一些指导性建议。
我的建议是,家属应根据长辈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认知程度和生活能力,尽可能为他们安排规律性的生活。例如,引导长辈规律作息、规律活动、规律饮食。同时,务必适当增加户外的锻炼和社交活动,不要将长辈局限在室内。户外活动能更好地刺激大脑,帮助长辈从个人的主观世界回归到常规的生活轨道。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让长辈的居家生活变得井然有序且富有变化。最重要的是,家属要给予长辈更多的亲情关爱和鼓励,让他们每一天都能找到目标感和成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