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推送国内外养老服务政策资讯
来 源:曹 雪 徐向前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银发经济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旅居康养作为银发经济的重要产业内容,对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高品质的养老需求具有关键意义,同时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以下简称“中福协”)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旅居康养的政策要求,指导下属全资公司——北京中福长者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福公司”)和中福协银发旅居分会启动“全国旅居康养基地建设项目”,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旅居康养发展迎来发展春天,亟须规范
一是政策“护航”
2024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开发旅居养老市场,因地制宜发展旅居康养等新业态,推动旅居养老目的地建设,为旅居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4年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组建覆盖全国的旅居养老产业合作平台,培育旅居养老目的地,开展旅居养老推介活动,着力破除制约银发旅游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
2025年1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要求提升老年人文旅服务品质,发展银发经济,推广康养、慢游等旅游产品,丰富避寒避暑旅居、冬日暖阳等特色产品,盘活提升存量空间,释放职工消费潜力。
2021年12月30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促进养老和旅游融合发展,引导各类旅游景区、度假区加强适老化建设和改造,建设康养旅游基地,为旅居康养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部分省份出台了政策措施和相关标准,积极推动旅居康养产业发展。相关省份民政部门、行业协会签订了旅居康养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了省际合作格局。
二是市场需求市场
需求潜力大: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截至2024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已突破3亿。低龄活力老年人拥有充裕时间、新型养老理念和较强消费意愿,对旅居养老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十四五”末我国出游率较高、旅游消费较多的健康老年人将超过1亿,未来旅居养老将逐步由小众市场向主流市场转变。
三是行业发展迅速业态
类型日益丰富:为满足老年人深度旅游、放松身心、健康养生等多样化需求,市场上衍生出候鸟式、疗养式、文艺鉴赏式、田园式等多种旅居养老新业态。
资源禀赋各具特色:我国各地自然和文化资源差异大,为旅居养老提供了丰富条件。海南因热带气候吸引众多北方老年人避寒;广西有多个长寿之乡,每年吸引大批老年人旅居;云南气候宜人、民族风情浓郁,温泉旅居等优势明显。此外,避暑旅居养老目的地向哈尔滨、贵阳等地区扩展,避寒旅居养老目的地则向昆明、厦门等地区扩展。
产业供给质量不高:旅居养老产业整体供给质量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跨行业融合不充分。传统养老服务难以满足老年人出行和旅游需求,旅游市场适合老年人的产品较少,缺乏针对老年人身心特点的个性化旅居养老产品和服务。
配套设施和服务保障不足:部分旅居养老目的地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问题,如一些景区无障碍设施不足、休息设施欠缺。同时,医疗服务可及性和质量有待提高,全国仅30%的康养机构能提供“医疗+养老”深度融合服务。此外,旅居养老高峰期易出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淡季则面临闲置问题。
产业统一标准缺失:目前旅居养老产业缺乏系统性、统一性的标准和规范,导致市场盲目发展、管理混乱,旅居消费不透明。养老、旅游等行业标准不完全适用于旅居养老产业,地方和企业制定的标准影响力和认可度有限。
搭建平台,建立标准,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一是搭建平台
中福协指导全资子公司中福公司和银发旅居分会,依托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中福汇养银发产业平台等核心载体,搭建全国性旅居康养产业合作平台,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培育示范基地,推动我国旅居康养产业规范化、标准化、高质量发展。
二是建立规范
标准体系建设:深入研究国内外旅居康养行业发展经验,制定涵盖基础设施、服务流程、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旅居康养基地设施建设与服务规范》,建立科学合理的旅居康养基地评价指标体系,为行业发展提供统一规范。
示范基地培育:计划在2025—2026年培育100家示范性旅居康养基地,培育服务品牌,发挥行业示范引领作用。
搭建服务平台:依托中福汇养银发产业平台、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旅居康养服务平台,提升旅居康养服务的便捷性与可及性,促进产业资源高效配置。
模式创新推广:探索创新旅居康养服务模式,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带动整个行业服务质量与水平提升,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四大核心服务,为行业发展赋能
一是规范化建设与专业指导
依据制定的《旅居康养基地设施建设与服务规范》,整合养老、康养、旅游、医疗、运营管理等多领域专家资源深入旅居康养基地,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服务功能、管理运营、文化及地域特色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评估,提出科学性指导意见,助力旅居康养基地完善提升适老化、无障碍规范设计及配备,优化服务内容,全面提升基地的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力。
二是专业化人才培养
依据《旅居康养基地设施建设与服务规范》,结合旅居康养基地的实际需求,深入剖析适老化改造技术要点、旅居安全管理规范、旅居产品设计及宣传营销、康养核心服务内容、智慧化管理应用等,开展系统化的培训服务,全方位助力旅居康养基地提升建设与服务水平。充分挖掘中医药理疗、温泉疗愈、非遗文化体验设计等特色资源,为旅居康养基地提供专项培训服务。同时,适时开展旅居康养管理师、旅居产品设计师、康养活动策划师等专业人才技能提升培训,为旅居康养机构输送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三是平台推广与供需对接
筛选优质的旅居康养基地入驻中福汇养银发产业平台“旅居康养”板块,实现线上基地实景展示、实时在线预订等功能,为旅居康养基地精准引流获客。同时,整合涉老类旅行社、旅游公司,以及部委老干部服务机构、科研院所老专家服务机构、工会职工疗养服务机构、军队干休服务机构等相关资源,为旅居康养基地对接高品质服务对象。对接平台上甄选的老博会优质参展企业产品资源和头部旅居康养适老化产品供应商,搭建旅居康养基地与优质设备供应商无缝对接的供需平台,为旅居康养基地设备采购和设施改造降本增效。
四是品牌培育与宣传推介
通过中福协官网、微信公众号,中福公司、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微信公众号、《福利中国》杂志等自有媒体资源,对入选的旅居康养基地展开全方位、深层次宣传推广服务。在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设立“旅居康养”特色展区,举办全国旅居康养产业交流分享会,集中展示旅居康养基地建设成果,宣传品牌培育成果、特色服务模式,进一步促进旅居康养市场的融合发展。与新华社“中国名牌”合作,为符合条件的旅居康养基地进行深度宣传报道,并颁发“中国名牌-全国旅居康养基地”牌匾,提升品牌影响力。
"四抓手",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一是组建专家团队
制定旅居康养基地项目专家遴选标准,整合旅居康养政策研究、科研、医疗、养老、无障碍设施、适老化设施设备、新闻宣传及营销推广等领域遴选权威专家,以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中的优质设备企业代表,组成高水平的旅居康养基地项目专家团队,为旅居康养行业发展课题研究提供技术支持,为项目提供标准制定、考察评审、技术指导等环节全方位支撑。
二是制定标准规范
组织专家团队结合行业发展需求,借鉴地方实践和相关旅居康养地方标准规范,制定《旅居康养基地设施建设与服务规范》,从旅居康养基地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服务功能、管理运营、文化及地域特色等维度制定详细的设施建设与服务指导规范,并建立旅居康养基地评价指标体系,为行业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建设运营指引,保障旅居康养服务品质与可持续发展。
三是组织考察评审
组织专家团队对申报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依托《旅居康养基地设施建设与服务规范》,采取现场查看、资料审核、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地深入了解基地的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在此基础上,适时组织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复核,遴选确定优质的旅居康养基地入驻中福汇养银发产业平台。
四是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建立复核制度,对已入选的旅居康养基地进行定期评估,重点复核评估基地的安全运营管理、设施维护、服务质量等方面情况,对不达标的基地进行整改督导,对该项目实现动态管理。结合中福汇养银发产业平台开通评价通道,并及时反馈商家。综合专家评估、行业反馈等多维度的评价意见,全面客观、严谨评估基地服务质量,促进基地持续完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