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推送国内外养老服务政策资讯
来 源:沈阳市养老服务中心院长 高宁宁
我叫高宁宁,是沈阳市养老服务中心院长,在这充满温情与责任的养老中心已经度过十二个春秋。我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新员工成长为如今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我的职业生涯如同一部成长日记,记录着我和养老中心——全国“公建民营”养老服务示范机构共同进步的点滴。
树立行业标杆:服务老人,引领创新
回忆起12年前刚入职的情景,当时的我对养老工作充满了懵懂与敬畏。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所在的养老中心逐渐发展成为业内公认的典范——全国“公建民营”养老服务示范机构。这里不仅为老人们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更通过创新的服务模式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我们始终坚持“以老人为中心”,努力营造一个充满温暖与归属感的家。每当看到老人们的笑容,我的心中就会涌起一种深深的满足与欣慰。正是因为我们对每一位老人的尊重与关爱,不断创新和改进服务方式,才使得我们在行业内树立起坚实的标杆。这一成就不仅体现了我们团队的努力和奉献,更是国家积极推行“公建民营 ”政策的成功实践。
国有资产与民营资本的优势互补
在这12年间,我深刻体会到“公建民营”模式的独特优势,国有资产与民营主体的有效结合,迅速转化为社会养老能力,充分发挥兜底作用。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在保障国有资产的同时,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使运营变得更加灵活、高效和富有创新性。这种模式赋予了我们在资源利用上的灵活性,使我们能够追求小投入大产出、杜绝浪费,同时确保所有操作都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我们敢于先行先试,在资本运用上展现出科学性和创新性。我们对市场需求也保持高度敏感,能够迅速捕捉并响应新的机遇。这不仅保障了国有资产的有效维护,也促进了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我们不断优化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照料,树立了行业典范,为助推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奉一家机构应有的力量。
规范化管理与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优质养老服务的坚实基础
一是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流程的坚持与推广。 这些年,我们始终坚持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并积极将其推广至各地区。2021年,中心荣幸地成为国家级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这一成就不仅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也成为我个人职业成长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是人才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 随着经验的积累,我对队伍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为了提升团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我们通过专业技能培训、设立“孝经堂”,开展“十佳孝女”评选、“敬亲敬业”主题演讲等仪式和活动,见证了团队成员从新手逐渐成长为专业护理人士的历程。同时,面对养老行业人才紧缺的问题——由于传统观念和收入不高的情况,毕业生和社会青年往往不愿从事养老行业,我们与鞍山、辽阳、沈阳等地高校建立密切合作,引进新鲜血液,为养老服务注入青春活力。这一平台不仅锻炼年轻人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还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许多社区及机构的负责人都是从中心培养出来的优秀骨干,在实际工作中迅速成长为行业的中坚力量。
在此过程中,我也深刻认识到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质量提升密不可分,只有不断引入新思想和新技术,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老人,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幸福。每一次挑战都是学习的机会,每一次进步都坚定了我在这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决心。
"天下儿女养天下父母"的服务理念
生命的最后陪伴。我记得有一位处于弥留之际的老人,她的眼光中交织着急切、渴望与不舍,甚至有些焦躁不安。儿女们围在床边,轻声询问她还有什么心愿未了,但老人始终没有回应。通过与其他工作人员的交流,我们猜想老人可能是在等待那位经常照顾她的护理员。老人听到这个猜测后,突然平静下来,仿佛找到了内心的依靠。得知这一情况,已经下班的护理员毫不犹豫地从家中赶回,还特意拿来了老人最爱喝的六个核桃。护理员轻轻坐在床边,温柔地将老人半卧抱起,喂她喝完六个核桃后,老人非常平静而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勇敢的实习生。我还记得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无法言语的男性老人突然二便失禁的情景。当时,带教老师恰好不在场,面对突发状况,一位女实习生瞬间感到不知所措,脑中一片空白。这是她第一次处理这种情况,只能硬着头皮以近乎机械的状态徒手为老人清理。整整用了近三个小时,女孩才为老人清理干净。在此过程中,她多次感到不适甚至呕吐,但始终没有放弃。从那以后,每当这名女孩值夜班时,老人都会默默陪伴在她身边,不再入睡。 很多人对此感到疑惑,直到老人的家属告知我们原因——老人是担心女孩害怕。尽管他已记不清周围的所有人,却唯独记得这个善良的女孩。这份特殊的情感纽带,不仅是对女孩无私奉献的认可,也体现了老人对护理人员深深的依赖和感激。
这些感人的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最原始的信任往往是最真实、最真切、最伟大的。这种信任没有丝毫修饰,不受任何社会因素的影响,源自人性中最本真的善意与关怀。这种最本源、最纯粹的信任才是“天下儿女养天下父母”的最高境界。
社会责任感
在“公建民营”政策的支持下,我不仅见证了养老中心的发展壮大,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模式所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养老中心累计服务2100多位老人,解决就业350余人,涵盖从一线护理人员到各级管理人员等多个岗位。这不仅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也为许多年轻人提供了宝贵的职业发展平台,助力他们实现人生价值。
我也参与过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这些实践让我目睹了国有和民营结合所产生的强大效应。我们不仅为老人们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这种模式的成功实施,充分体现了“公建民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彰显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结语
在这12年的风雨兼程中,我亲眼见证了沈阳市养老服务中心“公建民营”模式的成功实践。这段历程让我不断吸取营养、锻炼才智,更让我站在了更大的舞台上为养老事业作出贡献。
“公建民营”运营模式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不仅充分发挥了兜底作用,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增进社会福祉,还带动了年轻群体的发展,为养老服务注入了青春活力,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天下儿女养天下父母”的理念,致力于为更多老年人创造幸福晚年,引领养老服务行业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