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推送国内外养老服务政策资讯
来 源:营口老年关怀医院院长 李永春
“医养结合”是将医疗和养老资源整合在一起,实行“医养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多年来,辽宁省营口老年关怀医院坚持以医疗服务为保障、以健康养老为宗旨,积极探索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融合的健康养老新路子,拓展“社区和居家养老”“家庭病床服务”等养老服务模式。“医养结合”“安宁疗护”等做法,在全省作了经验交流,被省政府省长信息决策网收录,省、市主流媒体给予广泛报道,被省、市确立为第一批“医养结合”试点单位,被评定为四星级养老服务单位。我作为院长还有幸被评为“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
提高养老服务中的医疗护理水平
进一步提高老年病专业医治水平。 营口老年关怀医院的前身为营口化学纤维厂职工医院,当年被卫生部评定为二级乙等综合医院,总占地面积12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9535平方米。在原有医疗条件的基础上,营口老年关怀医院突出医院的老年病医疗特点,先后选派五批骨干医生到北京、沈阳和市中心医院等大型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围绕老年常见病、慢性病和特殊病医治进行深造、考察学习。
引进人才,增添硬件设施。 营口老年关怀医院新招聘引进有经验、有专长的医护人员和医科院校毕业生十余名。为了改善医疗条件,医院先后投资500多万元,更新添置了医用三氧治疗仪、彩超机、大生化、血透机、移动DR、中医理疗仪等医疗设备。老人在自己的房间就可以做B超、DR、心电等医疗检查。
增强护理人员康复技能。 随着养老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护工的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单纯地照料老人的吃喝拉撒上。营口老年关怀医院加强对养老生活护理员的相关医疗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康复手法,如日常的翻身、叩背、对老人常见病情观察、对不能自主进食的老人进食量的调控、穴位按摩等技能。发挥中医、中药等医疗作用。中药泡脚、中医离子渗透理疗仪、烤电等,都是简单易行、对老人很有好处的辅助治疗方法。疫情期间,营口老年关怀医院利用苍术、白芷、柴胡、细辛、藿香、花椒等中药做成熏药包,分发给老人佩戴及在老人房间悬挂,起到了很好的防病作用,深得老人及家属欢迎。
发挥“自然物理”对老人的调节作用。 针对老人的特殊体质,营口老年关怀医院在院区楼宇间修建了多处“日光浴”房。日光浴具有补阳气、通经络、行气血、改善阳虚体质的作用,特别是冬季,日光浴可助散寒,当老人抑郁、精神不悦时,日光浴是最好的改善方式,使气血流畅、心情愉快;同时有助于老人钙离子的吸收,提高老人的免疫力,增强老人预防疾病的能力。
发挥医疗对老人饮食的指导作用。 营口老年关怀医院进行医疗指导配餐,为糖尿病、血液透析、气管切开等特殊人员提供特别饮食。医院食堂设置了小食堂,老人可以单独点菜,满足个性化的饮食需求。
利用各种方式,对老人进行心理疏导。 老人对“死亡”是相当恐惧的,同时对医生的依赖和渴望的心理是巨大的。营口老年关怀医院的医生就“巧妙”地与老人“聊天”,以此解除或缓解老人的心理压力。同时,医院自办《关怀夕阳》报,介绍相关的医疗及保健等知识。身边人写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对老人有很好的心理疏导作用。
将医疗服务贯穿于养老护理全过程
“医养融合”。 营口老年关怀医院平时以养老为主,患病时以医疗为主,入院签订《托老入住协议书》,办理养老入住,一旦患病,立即转入医疗诊治。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及癌症晚期等所致长期卧床、植物状态的失能老人,我们推行“家庭病床特殊管理”,极大地减轻了老人及家属的经济和生活护理等负担。
“托老巡查”。 营口老年关怀医院完善并建立医护人员值班制和查房制,确保24小时有医生、护士随时巡视。每天,院里进行一次医生、护士集中大查房,掌握所有老人的身体情况;针对重点老人,医护人员随时查房,重点诊治;鉴于老年人身体及病情不稳定、变化快等实际情况,夜间,护士、安全员每两小时交替查房;医生、护士、生活护理员24小时“不离岗”,保证老人身边24小时“不离人”的医疗护理服务。
“托老监察”。 营口老年关怀医院对老人随时诊疗,在医生的指导下,随时调整治疗方案。老人用药由护士专门按医嘱,按时、按量统一发放,监督服用,解决了老人服药的随意性、不按时性,以及漏服、剂量不准等问题。特别是胰岛素等需特别保管、随时调整剂量等用药问题,都得到了妥善处理。
“托老记录”。 营口老年关怀医院建立托老病志,对入住的老人在签订托老入住协议的同时,查询既往病史,详细了解以往身体状况;进行血糖、肝功化验、X光、心电图、血压等常规检查,做好老人身体健康情况的综合评估;实现老人的关联性治疗。
“托老建档”。 营口老年关怀医院为入住老人建立医疗健康档案,对老人的体温、血压、血糖、病情、用药及诊断、治疗、护理全过程等情况随时检查、监测、记录、详细记载,为老人后续疾病的诊疗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拓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
在市、区民政、社区等部门的支持和扶持下,营口老年关怀医院走出了“机构养老”的大门,签约了3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站,探索并推行以“家庭病床”服务为突破点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