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来源:江苏省老龄产业协会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OTkyMTgyMg==&mid=2649961123&idx=1&sn=a4f83c3af1f748bcf974d03e795b3943
为您推送国内外养老服务政策资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强化市场意识,聚焦刚性需求,创新服务模式。3月29日,第七届江苏老龄产业发展论坛在泰康之家苏园召开。江苏省老龄产业协会会长张建平,特邀专家张伟新、黄健元,副会长王红兵、王红,以及协会会员单位160余人与会。
会上,特邀专家作了《江苏银发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的主题演讲。从国家发展银发经济的背景和要求、江苏发展银发经济的措施和成效、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进行了分享。期望我省形成以“需求牵引供给、创新驱动发展”的银发经济生态,既保障民生又激发市场活力,以期为全国银发经济发展提供可推广的实践范例。
会上,发布了江苏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河海大学黄健元教授作《江苏省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4)——服务模式探索现状调查》总报告。蓝皮书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部署,针对我省深度老龄化现状,通过政策创新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调研选取 10个典型案例,涵盖居家医疗护理、社区养老延伸服务、乡村“幸福小院”、医养结合机构等创新模式,提炼出市场化上门服务、“体医养”融合、代际共融等特色亮点。报告提出优化城市居家服务网络、推动乡镇敬老院向护理院转型、构建老年生涯三阶段健康干预体系等对策,强调通过“全龄友好”理念拓展服务场景,形成覆盖城乡、精准多元的养老服务模式,为我省老龄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会上,公布了2024年度服务模式十大创新案例,其中南京普斯康健养老服务中心、南京市中心医院、江苏叁陆玖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江苏颐乐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金色华年(射阳)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徐州鹏达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六家单位,分享了经验。
要用广阔视野挖掘刚性需求。老龄产业发展的根基既有全体老年人基本生活保障、失能失智照护、医疗康复的显性需求,更有越来越多低龄老年人“再青春”、“抗衰老”、“广爱好”等隐性刚需,这些都是老龄产业大有可为的空间。比如“再青春”需求。有人说,人过六十,开启人生第二春,这时候他们时间自由、充满活力、浑身是劲。“再青春”就是要发挥他们的专长,实现老有所为,活的更有价值,对社会还有贡献。比如“抗衰老”需求。抗衰老既有身体功能的,比如视力、听力、牙齿、头发、皮肤甚至部分脏器功能的衰老延缓或恢复再造,也有外在形象的,比如优雅着装、时尚打扮、健美身材等。比如“爱好”需求。爱好包括旅居、摄影、美食、侍宠、琴棋书画、歌舞走秀等,数不胜数。很多老人有爱好,年轻时因为工作等原因不能实现,退休了有时间、有精力、有财力,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有的老人自己力所能及,更多则需要社会、机构提供服务。
要适应市场需求创新服务模式。广大会员单位都是市场主体,都要努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发展银发经济,身处老龄产业,就必须坚持市场思维,紧盯老人越来越广泛的刚性需要,用不断创新的服务,满足他们丰富多彩的个性化、高品质需求。
要积极拥抱科技赋能产业。老龄产业创新发展同样离不开科技支撑,我们一方面要借助科技力量解决问题。加强与科技大厂、科研机构的合作,借助AI、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设计老年产品用品;借助互联网、传感技术打造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借助智能设备、数据技术为老人提供个性化服务;借助生物医药、基因技术解决老人器官功能恢复再造、延缓衰老问题等。
大家不断拓宽视野,精准把握需求,借力先进科技,持续探索创新,打造出更多源自江苏、老人欢迎、企业盈利的新案例,书写出我省老龄产业发展的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