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推送国内外养老服务政策资讯
一、政策引领,强化“融合性”保障机制
制定出台《苏州高新区深化养老服务提质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和《高新区社区医养融合服务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等文件,强化政策引导,促进区内医养融合机构高质量发展,提升医养融合服务质效水平。
二、整合资源,建设“集成式”服务阵地
三、制定标准,实行“规范化”管理路径
一方面,统一建设标准,提高服务场所辨识度和公众认同感,并保持线上线下同一性。另一方面,对已建成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行等级评估,督促提供更全面的养老服务,提高服务能力水平。目前,苏州高新区已完成24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等级评定。
四、连锁运营,提升机构“专业化”水平
鼓励养老机构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阳山护理院运营7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在苏高新怡养老年公寓设立怡养日间照料中心,打破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界限,资源协同,融合发展,将专业化的机构养老照护服务延伸、辐射到社区、家庭,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全域幸福养老”模式,带动提升社区居家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五、批量打造,建设“医养融合”家庭医生工作室
六、丰富供给,提供“多元化”社区服务
七、数字赋能,建立“智慧化”云守护系统
一方面,深化“高新社区”APP平台建设,打造集信息发布、康复辅具租赁、寻医问药、家庭医生服务、网络沟通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智慧服务平台。另一方面,增加“互联网+养老”安全装置,为1500户空巢独居老年人安装烟雾报警器,为160户独居、无人照料老人安装一键紧急呼叫器,并为74位高龄独居老年人发放了智能手环。通过数字赋能,实现应急救护“一键直达”,把服务从被动发现变成主动感知,更好地提升了老年人起居生活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