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推送国内外养老服务政策资讯
2月14日一早,今年首趟“乐游长三角”银发旅游列车从上海虹桥火车站出发,沿杭台高铁前往嵊州新昌,载着老年游客春日错峰出游。为了确保这些银发族游客的出行更加安全,列车上特意增加了巡视次数,专业的随车医护人员也全程守护。
银发列车旅游团成员 张英华:又快又稳,现在退休了正好开开心心玩一玩,很幸福。
“一老一小”事关万千家庭的福祉,也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深情的牵挂,他多次强调,“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们越来越长寿了。要抓好老龄事业、老龄产业。孩子们现在都是宝,要加强对下一代的养育、培养,确保身心健康”;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一老一幼’服务等工作”。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枣林西社区党委书记 黄丽娟:总书记来到我们枣林西社区视察,非常关心我们的“一老一小”,对我们的各项工作都问得非常细致。在我们的老年食堂,总书记问到哪些菜品是最受我们居民群众欢迎的,叮嘱我们要把老年食堂越办越好。同时总书记还问到孩子们有课后托管吗?落实总书记的指示,我们探索了“老年食堂+银龄学堂”的模式,同时我们开办了“红领巾”课后托管班,让社区成为“一老一小”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3亿,如何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发展银发经济,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让老有所养的基础夯得更实,各地正织密"一刻钟"养老服务网,托起银发族稳稳的幸福。今年,在建成7.5万家老年助餐点的基础上,国家将再投入3亿元支持老年助餐服务,让更多老年人能够就近吃上热乎饭;失能老人照护水平正不断提高,长期照护保险为260万失能老人减轻了家庭负担。
老有所为的舞台更加广阔。多部门深入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搭建老年志愿者供需对接平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为科学教育、乡村振兴等领域贡献银发力量。
当前,银发经济活力持续迸发。“智慧+”养老新场景不断涌现,智慧管理系统、远程安防等智能化养老设备,正逐步从概念走向现实,“行业+”养老新业态也在蓬勃兴起,物业、医疗、文化、旅游等行业都试点跟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实现“幼有所育”,对于激发“生”的意愿、解决“育”的难题和减轻“养”的负担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约3000万名3岁以下婴幼儿,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有入托需求。
通过实施重大专项支持一批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公办托育机构、普惠托位建设;实施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如今,有送托需求的家庭越来越能够实现入托可及。在上海,社区嵌入式托育点“宝宝屋”,能够提供临时托、计时托等服务,家长可通过手机预约。目前全国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已近10万个,托位约480万个。
不仅幼有所育,更要幼有善育。就在不久前,教育部认定301个县(市、区)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多地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支持幼儿主动探究学习,促进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健康快乐成长,不断提升科学保教质量和人民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