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国内资讯】广西:更好满足老年人就近就便养老服务需求
最新动态
【国内资讯】广西:更好满足老年人就近就便养老服务需求
2024-06-2412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
(微信号:CASW-CASW)

为您推送国内外养老服务政策资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广大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家园,也是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托。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着眼于满足老年人就近就便养老服务需求,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养老服务资源布局、探索创新多样化服务模式,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让老年人“品质养老不离家”的美好期待逐渐成为现实。

  南宁市:

把高品质服务送到老人身边家边周边

近年来,南宁市加快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通过形成发展合力,扩大服务供给,提升服务效能,把多样化、高品质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送到老年人身边、家边、周边,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形成发展合力


南宁市委、市政府将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纳入重大民生工作,积极协调各部门统筹推进。市政府出台《南宁市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编制《南宁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2—2035)》,重点做好“5—15分钟养老服务圈”布局。2023年,南宁市启动《南宁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立法起草工作,为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提供法制保障。
在政策支持方面,南宁市政府出台《南宁市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用房管理办法》《南宁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办法》等一批支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政策,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纳入财政预算并做好重点资金保障,近3年来,全市平均每年专项用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资金5200万元。为充实工作力量,南宁市成立市级养老服务指导和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并配备20个编制。
为保证服务质量,南宁市建立考核机制,将长者饭堂、家庭养老床位、居家上门服务等居家社区服务网络建设内容纳入南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和民生项目清单,将完成情况列入对县级政府年度绩效考核以及市政府督查激励事项。

扩大服务供给


南宁市加强多层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设施网络。县级层面累计投入11亿元,在15个县(市、区、开发区)各新建一所具备专业失能照护、统筹县域资源功能的示范性养老机构,每家机构床位数300—500张;街道层面,在全市25个街道各建设一个综合功能养老服务中心,50%的乡镇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层面,新建住宅小区按每百户不少于30平方米且单处不少于300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用房,结合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列入民生项目清单,逐步补齐老旧小区设施短板;家庭层面,预计2024年年底,全市将累计完成1.2万户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适老化改造。

在服务提供上,南宁市围绕老年人急难愁盼用劲用力,不断提升老年人幸福感。2022年以来,南宁市采取社区自建厨房、社区餐饮门店挂牌、单位食堂延伸服务等模式开设长者饭堂,4.9万名老年人在“长者饭堂”系统注册用餐,累计用餐260万人次。围绕失能老年人洗澡难题,南宁市采用流动车助浴、居家上门助浴等方式,为60岁以上经济困难和80岁以上高龄失能老年人提供超1万人次的专业助浴服务。围绕老年人探访关爱需求,南宁市采取“物业+养老”“家政+养老”等模式,为1.7万名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并联合多部门开展独居、留守、失能老年人探访关爱。围绕老年人看病就医需求,南宁市建设15个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全市23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均可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围绕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南宁市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相衔接,77家机构纳入长护险定点机构,1.4万个失能老人家庭从中获益。

提升服务效能


在培育行业市场主体方面,南宁市引入一批优质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并培育出“华保盛”“新生活”“壮家女”等一批本土养老服务品牌。

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南宁市依托广西医科大学等10多所高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将4所高校和2个机构列为广西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022年以来,全市共分类分批次组织11期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护理员队伍中五级技能等级以上者达72%。

在运用信息技术方面,南宁市依托南宁数字民政平台,推动“养老服务+监管+资源调度”等业务信息建设一体化,确保供需对接精准化。2024年4月,南宁市入选国家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地区。



 柳州市:

激发市场活力 做优精细服务

近年来,柳州市通过强化政策扶持、加强市场培育、创新服务供给,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目前,全市共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企业36家、养老产品制造企业6家,开设养老服务专业院校4所,让幸福养老可知、可感、可得。


强化政策扶持

优化资源配置


柳州市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每年市、县两级财政安排近20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专业服务为依靠的服务模式。同时,柳州市通过统筹调动社会资源,盘活养老服务用房存量资源,采取市场化择优、委托经营等方式引进第三方服务机构,面向社区居民提供普惠养老服务和其他公益性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建成街道为老服务中心32个、社区为老服务中心31个、居家养老服务站88个,并全部实行社会化运营,养老服务市场化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在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市场方面,柳州市出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实施办法》,给予每个街道(社区)为老服务中心10万—25万元建设补贴,并按照服务质量等级每年给予3万—12万元运营补贴。对于投资、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企业,柳州市按规定对增值税、契税、不动产登记费等8项税费实行免征。2020年以来,全市共发放运营补贴600余万元。


培育市场主体

提升运营水平


柳州市以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为抓手,推动养老企业服务水平持续提升。通过引导高校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举办养老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对接会等形式,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的精准对接;通过落实护理人员岗位津贴和入职补贴制度,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到居家养老服务中来。同时,柳州市通过举办养老服务项目供需对接会,搭建政府和企业交流合作平台,实现政企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在推动养老服务市场化发展方面,柳州市引入6家外地养老服务企业,培育12家本地养老服务品牌企业。2023年,民营企业投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和运营资金1200余万元,年营业收入额约为5500余万元。

为规范养老服务市场健康运营,柳州市依托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进行信息收集、数据分析、服务应用、服务监管等工作,实现了信息可追溯、服务可监督、投诉有渠道;出台《柳州市街道(社区)为老服务中心服务质量考核及补贴办法》《柳州市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质量百分制考核实施方案》,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和市场退出机制,引导和激励养老服务机构诚信守法经营、积极转型升级、持续优化服务


服务模式创新

供给丰富多元


在满足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同时,柳州市聚焦老年群体多层次、多元化服务需求,通过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让更多老年人享受优质服务。

柳州市依托深厚的工业底蕴,支持本地企业转型升级并嵌入养老产业领域,通过研发、生产、制造适老产品,在社区设置康复辅具综合服务站,为老年人提供体验、租赁和购买服务,全市共开设康复辅具综合服务驿站16个,每年销售、租赁辅具产品3000余件。

物业服务企业具有贴近居民、响应快速等优势,柳州市引导物业企业利用社区闲置资源,开展康复理疗、精神关爱、健身运动等养老服务,有效扩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目前,广西保利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柳州分公司、柳州市泓福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物业公司共开设服务站点11个。

在医养结合方面,柳州市街道(社区)为老服务中心均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5家医疗机构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出台《关于推进居家养老—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医养结合的实施办法》,为老年人提供慢病管理、中医康复、健康理疗等20多项上门医养服务。

为不断扩大普惠型服务供给,柳州市依托街道为老服务综合体开展老年助餐、老年教育等服务。全市每年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10万余人次,部分老年助餐点按照不同年龄阶段给予用餐优惠,有的助餐点通过扩大用餐群体范围增加收入,进而实现可持续运营。针对老年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现状,柳州市在街道(社区)为老服务中心开设老年大学课程,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桂林市:

让“家门口养老”照进现实

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专业养老服务,养老助餐便捷省心……近年来,桂林市不断健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品质,广泛汇聚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合力,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新路子,让老年人“家门口养老”的期盼照进了现实。


健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桂林市印发《养老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成立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养老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要素配置、资金投入等方面优先保障,连续5年将政府购买居家服务列为市级为民办实事项目,连续4年每年投入约1.3亿元用于养老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城乡统筹、信息支撑”的发展格局。

桂林市坚持城乡统筹,在县(市、区)、乡镇(街道)层面发展具备全日托养、日间照料等综合功能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扶持培育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运营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目前,全市“15分钟养老服务圈”初步形成,建成6个自治区老年人宜居社区、17个县级以上示范性养老设施、10个街道示范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全市现有社区养老机构和设施1255个、社区养老床位1.93万张,满足老年人多样化服务需求。


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品质


桂林市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品质,以护、餐、医、康等服务为重点,加快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专业化、标准化、智慧化发展。

在充分考虑老年人口规模、用餐需求和服务半径等因素的基础上,桂林市采取新建改建、依托配建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增加老年助餐服务供给,并给予老年人就餐补贴。目前,全市运营社区助餐服务场所13个,老年人在家门口吃出了“幸福味”。

为不断提升居家老年人安全感、幸福感,桂林市投入7000余万元,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和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工作,采取“物业+养老”等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上门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缓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建设10个社区嵌入式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将专业服务延伸到老年人身边、周边、床边;建设桂林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运用红外感应器等智能设备,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24小时“一键式”服务。

为满足老年人就医需求,桂林市建立“病时治疗,平时照护”的医养结合床位按需转换工作机制,支持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取得医疗、医保资质,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0%以上;建立医养联盟,11个县(市)的47家乡镇卫生院与乡镇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医疗卫生合作,为22.5万名65周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签约家庭医生老年人达39.4万人。


汇聚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合力


为保障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落地见效,桂林市充分整合资源,强化要素支持,有效破解缺钱、缺地、缺人等瓶颈问题。

在破解资金难题方面,桂林市除保障财政投入外,还通过引入社会资本、鼓励公益性社会组织投资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如通过直接投资、股权投资等方式筹资150多万元,打造桂林市社区智慧助老服务中心。

在破解用地难题方面,桂林市出台《居家养老服务用房配建实施办法》,采取新建小区配建、租赁闲置房屋、福彩公益金购置等方式,保障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有场所。

在破解用人难题方面,桂林市联动桂林医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等高校,每年安排福彩公益金30万元,举办居家社区养老培训班,累计培训养老服务从业人员1.2万人次,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员上岗培训率达到95%以上。



贵港市:

  办好老人“小食堂”   解决养老“大难题”

近年来,贵港市围绕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多元助餐服务模式,有力破解城乡老年人“吃饭难”问题,让老年人享“食”惠、享幸福。


强化政企合作——办得起


贵港市委、市政府将老年助餐工作作为民心工程、为民办实事工程高位推进,纳入绩效考评、乡村振兴等考核问效;因地制宜探索“县(市、区)主导、乡镇主抓、村(居)主推、企业主力”的政企统筹共建模式,选取“就餐需求大、村集体经济好、村(居)‘两委’干部积极性高、乡贤能人助老热情高”的20个乡镇(街道)、村(居)先行先试开展老年助餐工作。

在资金筹措方面,贵港市建立“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元筹资、多方支持长效机制,鼓励地方乡贤捐资助孝,多渠道拓宽资金来源;通过以奖代补,贵港共投入财政资金160多万元,支持38个老年助餐场所建设;利用贵港市慈善总会公开募捐平台,引导村企、乡贤、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各方力量进行募捐,共筹集公益慈善资金80多万元,为老年助餐场所提供支持;引导56家爱心企业与老年助餐点“结对子”,定点提供资金和物资帮扶。

贵港市坚持老年食堂公益属性和微利可持续原则,按老年人年龄结构、经济状况等分级分类制定收费及补助标准:分散供养特困老年人享受免费就餐;对低保等经济困难老年人每人每餐补助5元以上;对其他老年人每人每餐补助2元以上。同时,各村(居)视资金筹集情况制定补助标准和用餐频率,灵活多样解决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2023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老年助餐14.6万人次。


强化综合施策——办得久


贵港市充分发挥养老服务设施作用,发展“养老机构+长者食堂”“社区养老设施+长者食堂”模式,通过鼓励和引导养老机构向社会开放内部食堂,增加老年人助餐服务功能;依托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驿站等养老设施,为周边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

在发挥企业作用方面,贵港市通过发展“物业企业+长者食堂”“餐饮企业+爱心食堂”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助餐服务。例如,港北区贵城街道荷城社区龙凤嘉苑等小区物业企业在投资建设运营业主食堂的基础上,将老人助餐融入其中,就近就便提供助餐服务。港南区依托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和京东物流公司,整合25个村党群服务中心闲置用房,以“智能餐厨+即烹食品”方式发展规模化、连锁化、标准化老年助餐服务。


强化监督管理——办得好


贵港市坚持规范与效率相结合,让养老助餐监管更有深度。首先,建立健全长者食堂财务管理、公开公示、食品安全等制度,配齐运营管理团队,组建膳食委员会,确保规范安全运营。其次,研究制定老年食堂规范化管理考评办法,每半年考核评估1次,严把食品安全关、配送流程关和服务价格关。最后,探索运用智慧助餐系统,刷脸、扫码即可用餐,实现人员识别、精准补贴和无感支付,使老年助餐更便捷、更贴心。

为让助餐服务更有温度,贵港市整合村(居)为老服务资源,将助餐配餐服务与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有机结合。如港南区东津镇冲口屯长者食堂为60多位独居留守老人提供助餐服务,并组织社工和志愿者开展上门巡访,让老年助餐既暖胃又暖心。2023年以来,全市共开展特殊困难老人巡访关爱13.4万人次。

贵港市的老年助餐产生了更多的社会效益,比如发动党员参与助餐志愿服务,并纳入“桂志愿”系统统计范围;开发管理岗、助洁岗、助餐岗等公益性岗位,聘用50多名脱贫户就近就业;长者食堂融入党建、乡村文明、家风家训等内容,彰显孝悌、互助精神,营造了浓厚的孝老氛围;同时,通过新媒体加大对老年助餐服务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度、支持度和参与度,平南县镇隆镇廖村长者食堂开业视频播放量超100万人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
福泽社会,利益民生
期待您的关注与分享
小编提示:如想了解我们更多信息,点击以下链接>_<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官方网站二维码:
办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48号中彩大厦11层
电   话:010-56176809
邮   编:100054
官方网址:www.caswss.org.cn
微信公众号:CASW-CASW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